中国煤炭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峰:构建“1411创新体系”助推煤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1年11月3日
来源: 中国煤炭学会

2021年10月26-27日,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2021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峰论坛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隆重举行。在27日上午举行的煤矿智能化采掘技术装备与应用论坛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作了题为《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思考》的主旨报告。《报告》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分析了“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从煤炭创新体系构建、向燃料和原料并重转变、煤矿智能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介绍。

抓住四大发展机遇,构建“1411创新体系”

《报告》提出,煤炭行业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安全智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当前,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着生产产能过剩和先进产能不足、灾害威胁加重与安全生产保障、规模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煤炭行业要从紧抓发展机遇,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一是抓住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机遇。煤炭行业要把握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和能源安全兜底保障作用,必须加强新型储备能力建设,既包括煤炭资源的储备,提升资源精准勘查能力,也包括煤炭开发建设能力的储备,加强煤炭相关技术的研发,更要提升煤量储备的能力,合理建设煤炭仓储设施,增加供应的弹性和韧性;二是抓住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机遇。推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完善煤炭跨区域运输通道和集疏运体系,并随着煤炭生产重心逐步向中西部转移,要高度重视富煤集中区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尤其是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协调;三是抓住数字化发展的机遇。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与升级改造,加快推动勘查、设计、建设、开采、洗选、运输、利用全产业链的智能化,实现煤炭开发利用上下游精准智能联动;四是抓住绿色发展的机遇。既要深挖内部潜力,大力推进煤炭清洁生产,开发高品质的低碳产品,又要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构建煤矿、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系统,推动形成矿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发展模式。

《报告》提出从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三个方面积极应对挑战,加快构建“平台—机遇—领域—技术”的1411创新体系,即“1大平台,4大机遇,10大重点领域,10大关键技术”,建立统一的系统平台,紧抓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数字化发展、绿色发展的四大发展机遇,开展能源安全保障定位、行业生态文明建设、新型标准体系、新型储备能力建设、煤炭原料化材料化、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新能源协同、全产业链智能化、碳排放核算与交易、煤矿退出保障等十大重点领域研究,攻关煤基功能材料、煤基化工原材料、煤制乙醇、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全产业链节能、氢能制备、煤炭与新能源耦合、CCUS产业化、现代煤化工碳中和技术等十大关键技术,支撑构建煤炭产业发展新格局。

加快推进煤炭向清洁燃料、优质原料和高质材料转变

《报告》认为,化石能源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比将是持续下降,但仍发挥兜底保障作用。碳达峰碳中和并不是简单的“去煤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仍为我国能源转型提供立足点,煤炭必将成为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桥梁,在未来能源结构转变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应该研究建立煤炭消费量的“安全区间”,未来一段时期,煤炭消费量应该在安全区间内波动,以支撑新能源的发展和油气的波动。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结构占比需要有序减少、减之有度。

《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煤炭向清洁燃料、优质原料和高质材料转变转变,拓展煤炭的消费利用空间。煤炭作为原料可以固碳,而且能够提供丰富的油品和化工品。发展现代煤化工,对于促进碳的消纳和碳循环利用,推动煤炭行业实现碳减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截止2020年底,我国现代煤化工四大类典型产品产能、产量均达到历史较高的水平。煤化工产业加快集聚、园区化格局初步形成,并呈现高端化、多元化的特点。

加快煤化工产业发展,引领世界洁净煤利用

《报告》提出,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发展,要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发高性能产品。一是加强航空航天煤基高性能燃料、舰艇用柴油、特殊环境燃料、一体化通用燃料等特种油品研发;二是加强聚乙醇酸等煤基可降解塑料产品技术攻关,掌握含氧单体共聚接枝和封端技术,接近通用塑料水平;三是以煤液化油渣沥青和煤焦化沥青为原料,开发国防、航空航天用高模量碳纤维、超级电容器活性炭、高性能储能电池负极等材料;四是攻关间接液化α烯烃分离加工技术、高端润滑油、高端费托蜡制备技术,延伸煤制烯烃产业链。

《报告》提出,促进煤化工产业多元化,要发挥煤化工差异化发展优势。一是产品多元化,研发煤制油、煤制化学品联产耦合工艺和产品联合加工技术;二是加工原料多元化,研发石脑油和甲醇共裂解技术,优化石脑油裂解反应和甲醇制烯烃反应热平衡,生产烯烃的同时联产PX;三是探索煤化工与新能源、天然气化工、生物化工、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过程的耦合技术,提供能效物耗优化解决方案。

《报告》提出,促进煤化工产业低碳化,要打造零碳排放煤化工产业。一是研发新型高效催化剂与工艺和过程节能技术,实现煤化工过程源头减碳;二是突破可再生能源制氢制氧与煤化工合成耦合技术,应用绿氢绿氧,降低煤化工工艺过程碳排放;三是应用可再生能源绿电作为电力,研发高效储热制蒸汽技术,利用绿电和低谷电价制蒸汽;四是开展煤化工CCUS技术攻关,突破煤化工CO2低成本捕集、CO2化工和矿化利用、CO2驱油地质封存技术,开发CO2制芳烃、乙醇、乙二醇、烯烃、碳酸脂、DMF等化学品等。

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提升广大矿工幸福感和获得感

《报告》指出,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尚处于示范培育阶段,多模式并存,各系统发展不均衡。行业已经建成了多个不同特色的智能化的采煤工作面,但是煤矿生产系统中用工多、事故伤亡人数多的掘进与辅助运输两个领域成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最大短板。协会今年开展的煤矿智能化建设专题调研显示,煤矿智能化发展势头良好,全国一盘棋正在形成。煤矿一线矿工在作业环境、劳动强度、安全保障、休息时间等方面得到了改善。但煤矿智能化在政策、标准、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持续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推动建设自主感知、泛在联结、数据驱动、智能开采的智能化煤矿。

《报告》指出,煤矿智能化建设最重要的是理念的更新。大家要破除固有观念,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提升矿工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目标,在实现关键领域自主可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同时,加强原创导向,在煤矿智能化技术轨道中抢抓先机、换道超车,夯实发展基础、构筑发展优势,助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