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关注

关注微信视频号

百年煤矿话百年|经历战火淬炼的百年老矿
发布时间: 2021年11月2日
来源: 冀中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冀中能源股份公司章村矿的前身是北京人冯树开办的“公孚煤矿”,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冯树经国民政府批准了营业执照,委托代理人李席珍(武清县人)为经理,李松年(山东人)为副经理,吴云方(香河县人)为总办,在沙河县新城镇三王村西500米处开掘矿井,名“公孚煤矿”(俗称公司窑或老狼沟煤窑)。此井采用蒸汽做动力提升,1924年即出煤。以后“公孚煤矿”又陆续掘井16眼,1931年至1935年为最盛时期,工人达一千余名,日产原煤三四百吨,是邢台、沙河、永年、武安一带最大的煤矿。

1938年6月至1945年8月,矿井被日寇侵占,由伪华北绥靖军第二路军司令高德林经营。当时主要生产矿井有桃树地、麦子地、孝子台三处。高德林以煤矿为巢穴,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疯狂镇压抗日军民,经常烧杀掠抢,桃树地矿井西沟,是高匪的刑场,尸骨遍地,矿工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1945年8月30日,矿井解放,由抗日政府领导的太行行政公署工商管理局接管,为表明煤矿归人民所有,矿改名为“沙河大众煤矿”。1946年6日,矿井归太行区党委经济部领导。1947年1月,归太行区行署实业公司领导。1949年7月31日,实业公司撤销,矿井归河北省矿务局领导,党、团人事关系归邢台地委管理。同期,因矿部从三王村迁至章村,矿名正式改为“河北省矿务局章村煤矿”。

1958年7月,矿归邯郸矿务局领导。1959年1月,归邢台大县领导。1960年5月14日,复归邯郸矿务局领导。1962年归邢台市领导。1971年9月,归邢台地区煤炭局领导。1974年1月,归邢台矿务局领导至今。

旧社会煤矿是工人的地狱,资本家的天堂,解放前就有“能拉葛针条,不下公司窑”的说法。资本家只顾榨取工人血汗,根本不把工人当人看,把头们手拿棍棒、鞭子,看谁干得慢就劈头盖脸地毒打,挨打最多的是童工,当时童工约占工人的三分之一,他们多数是小运工和刮水工。刮水工整班站在水里,一人管一个地方,用栲栳从低处往高处倒水,一会儿也不能停,稍一停顿,坑水涨满往外流,就得挨打。小运工是用带有本轮的腊条筐从煤头往井底拉煤,定额为每班要拉够50趟,往返要跑够80里路,把头坐在井底监工,筐装不满、跟不上趟、煤倒得靠后、煤里有石头、少跑了趟都得挨打。当时有个叫范同锁的童工,趟趟挨打,被逼得在井下上了吊,幸亏工人弟兄发现才救过来。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但是,资本家只要煤,不顾工人死活,既无劳动保护用品,也没有安全设施,工人下井都穿自己的破衣裳,破布鞋,头上包块手巾,个个脚上有疮,身上带伤。老工人刘寿,身上就有旧社会留下的21块伤疤。发生工伤,资本家既不给治疗,更不发工资。栾卸村李志金,在井下冒顶砸伤腰,回家养伤三年,托亲告友向资本家求情,结果只给了他三元钱。1930年6月,中关村一个童工在井下被砸死,资本家以不操心为借口,竟分文不给。

从公孚煤矿到日伪的“公司窑”都不设工人澡堂,只在“寻人铺”院子里放几个一尺见方的木盆子供洗脸用。矿上没有工人宿舍,下班后,附近农村的就回家,远处的就住在破砖窑或土窑洞里。孝子台矿井工人住的土窑,有一次坍塌,一下砸死三人,资本家却不管不问。那时的煤矿工人收入低微,一生做牛马,到老两手空,许多人连家都成不起。老工人孟二根下窑几十年,年老失业后,无依无靠,到石家庄讨饭,冻死在街头。三王村申黑保买不起煤,下班后往家背了两块煤,被资本家痛打一顿后开除,后来讨饭被狗咬伤,饿死在破庙里,尤其是日伪统治时期,工人生命更无保障。御路村工人刘喜柱,下班后摸黑回家,走到中关村因劳累过度,昏睡过去,恰巧高德林部队由此路过,没等他醒过来,就被刺刀挑死。1942年闹灾荒,煤矿不断停产,大批工人失业,不少矿工卖儿卖女,妻离子散。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解放前的二十多年里,煤矿工人对资本家的压榨进行了长期的斗争。1927年11月底,广大工人联合附近农村红枪会、白枪会,乘黑夜攻占了“公司窑”,工人群众痛打了那些平日任意欺压工人的把头,没收了矿警的枪支,砸了资本家的家具,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血汗钱,分给工人和劳苦大众。但是由于群众处于自发斗争,缺乏正确的领导,因而被资本家勾结来的奉军击溃,工人暂时得到的一点利益又被资本家夺走,参与攻占煤矿的工人被开除。这次斗争虽然失败了,但为后来的工人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8年春,八路军由晋东开来,赶走资本家勾结来的土匪杨兰子部队。八路军驻沙河地方工作团干部王铮、姚广来到煤矿,宣传抗日救国,支持工人罢工,代表工人与李席珍留在矿上的资方代表崔德成谈判增薪,使矿工工资由每天0.82元增到1.15元,并允许工人上井时往家背煤。在共产党领导下,这次罢工斗争取得了胜利。

1941年9月,八路军为了惩戒伪匪,援救矿工,在邢(台)沙(河)永(年)战役中,重点发动了公司窑战斗,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担任主攻,陈锡联、黄镇等首长亲自指挥,在群众配合下激战一昼夜,击毙、俘虏伪军300余人,麦子地、桃树地两处主要生产矿井的锅炉绞车被炸毁,高德林在本矿经营多年的兵工人被占领,机器枪支被运往根据地,解放矿工600多人。此后麦子地、桃树地两处矿井报废,高匪逃到邢台,只留其内弟王碧堂率一部分伪军继续办矿。这次战斗使矿上的日伪汉奸受到震慑,广大矿工看到了翻身的希望,工农群众抗日救国的斗争热情越来越高。

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矿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政治地位大提高。解放后第一任矿级行政领导就是老矿工、共产党员朱占良同志。接着又从工人中提拔了张宝善、段良绪等人担任工务科长、工会主席,当时工人们编歌说:“翻了身,来福气,看看咱的朱大起(即朱占良),前晌下短班,后晌当经理。”矿废除了对工人的打骂制度,开展民主革命运动,发动群众对那些罪大恶极的封建把头、汉奸走狗进行揭发斗争,批斗了恶霸左忠,经政府批准公审处决了恶霸韩林的,使群众扬眉吐气。成立工会组织并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工人参加管理工作,评议监督领导干部,真正成了矿山的主人。第二,生产条件大改善。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1946年矿将24小时工作制改为12小时工作制,到1950年1月,又改为8小时工作制。采煤由镐刨、锨、攉变成了炮采、机采,运输由人拉筐、马拉罐发展到了电溜子、皮带、电机车。对矿工危害最大的水、火、瓦斯、顶板事故,都得到了有力的控制。为了加强事故预防和灾害抢救,矿还成立了专用救护队,装备了齐全的救护设备。1970年,为解决二井工人上下井爬坡问题,安装了人行车。第三,生活一步一层天。随着生产的发展,职工生活不断改善。1955年以前全矿职工人均收入为500元左右,1985年上升到1694元,1986年达到2143元。现在,每千户家属中,拥有电视机925台(其中彩电455台)、洗衣机430台、电风扇810台、电冰箱23个,还有不少户拥有照相机、摩托车。至于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则成了家庭平常用品。全矿建筑总面积为106846平方米,其中住宅为77123平方米,比解放初期增长了几十倍。单身职工宿舍由地铺、大炕变成了标准化宿舍和公寓楼,家属楼用上了液化汽和太阳能淋浴,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精神生活也不断丰富,俱乐部、广播站、图书馆和各种体育竞赛不断举办,每逢传统节日,矿还组织灯谜、焰火晚会和游娱活动,活跃职工生活。第四,矿山旧貌换新颜。解放前的章村煤矿,荒山秃岭,土墙矮房,道路坎坷,煤尘飞扬,处处是黑色,遍地一个“脏”。而今,矿区俨然变成了新兴的城镇,宽畅的水泥路面大街伸向远方,整洁的街心花圃散发着阵阵清香,商业楼矗立街头,货种齐全,琳琅满目,单身楼、家属楼鳞次栉比,连成一片。班后饭余,三三两两的人们有的参加各种游艺活动,有的到灯光球场看比赛,有的欣赏电视节目,有的携妻挽子漫步街头。阵阵欢歌笑语,处处鸟语花香。

回首发展历程,从战火纷飞的满目疮痍,到新中国成立时的百废待兴;从六七十年代的凤凰涅槃,到九十年代的绝地逢生;从去产能政策时期的濒临关停,到实现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昂首前行。开采近百年的章村矿,始终紧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上级安排部署,破解了制约章村矿发展的一道道难关,支撑着章村矿一次次走出低谷,迎来曙光,造就辉煌。

现代化采煤工作面控制

职工战前战后薪金

原煤炭部部长于洪恩到矿视察

原煤炭部部长韩英为矿题词

建国前一、二号井侧影

建国前煤矿机械厂钳工车间

 

建国前煤矿工人宿舍

街心公园

现代化厂区

八十年代职工宿舍(2)

70年代粮票

60年代工人赴京参加国庆观礼

Baidu
map